本報記者 惠雪燁 通訊員 王田
志愿救援、志愿尋人、志愿公益……對于他們而言,勁頭十足———
這是一群以80后為主體的團隊,大多數(shù)是家境殷實的個體“老板”;他們以身為雷鋒救援隊隊員為榮耀,且能從不計報酬的志愿服務中獲得最大的愉悅感;沒有硬性約束,團結互助在一起,24小時開機待命,接到救援任務,都會及時趕往現(xiàn)場。
乍開始,有世俗的偏見,有周圍人的冷嘲熱諷。有人說,真是閑的;也有人說,真能搶風頭。慢慢的,人們發(fā)現(xiàn),這群人還真能做些實事,慢慢地,大家認可了,就改變了對他們的看法。
對于雷鋒救援隊的成員而言,志愿服務的十足勁頭到底來自哪里?6月12日,記者采訪金中樓雷鋒救援隊隊員,傾聽他們回憶一件件救援故事,強烈的震撼著我們的心。
在他們身上,讓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公益的價值。
24小時待命救援
在嵐山區(qū)中樓鎮(zhèn),雷鋒救援隊服務電話——— 6431122,與110、120、119等救援電話一樣有名。
2017年10月組建至今,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救援電話緣何會普及得如此之快?
隊長張守磊解釋:“中樓鎮(zhèn)的固話基本上都是以6431 開頭的,122是交通救援電話,兩組數(shù)字組合在一起便于推廣,也便于群眾記憶。同時,我們的救援電話24小時開機,只要接到符合救援范圍的任務,都會無條件救援?!?br/> 據(jù)了解,金中樓雷鋒救援服務隊的救援范圍是:非車輛事故救援,協(xié)助交通疏導,幫助尋找走失人員。同時,接受部分應急救援。
24小時值班!隊員們的時間是如何保證的?面對記者的疑問,張守磊解釋:救援電話實行24小時輪班制度,固話轉(zhuǎn)移至手機上,骨干隊員輪流承擔接線任務,每一個班次一個月。值班當月,接線隊員接到救援電話后,就會將救援信息發(fā)至相應區(qū)域的隊員微信群,該區(qū)域內(nèi)的隊員會根據(jù)手機定位距離遠近,自覺領取救援任務。
隊員的自覺性,來自嚴格的選拔程序。張守磊說:“隊員入隊要經(jīng)過報名、考察、預備隊員三道關口才能成為正式隊員。其中,隊員考察期不低于35天,重點考察隊員的群眾威信、鄰里關系,家人是否支持,以及業(yè)余時間是否充足等?!?br/> 一年多來,救援隊已經(jīng)發(fā)展了133名隊員,其中正式隊員71名,其余62名還處于預備期。
張守磊補充說:“我們有嚴格的考核制度,每人每年至少需要參與40次救援活動,完不成任務的隊員,或者連續(xù)3個月不參與活動的隊員會被勸退?!?br/> 據(jù)統(tǒng)計,2018年,該救援服務隊累計參與救援672次,參與救援人數(shù)1791人次,參加公益活動13次,救助走失群眾7人。
救援,需要“搶單”
“在現(xiàn)實中,我們都是要面子的人,誰都不愿意在團隊中落后?!睆氖孪鹉z加工業(yè)的個體法人史昌鑫說,只要有任務,大家都會搶著去。
在微信群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搶單”的現(xiàn)象。采訪當天,負責當月接線值班的鞠國琦突然接到中樓大集有孩子走失的求救電話。
任務一經(jīng)發(fā)布,11個人第一時間搶到了“救援權”,不到20分鐘,6歲的小男孩被成功找到,化險為夷。
王軍飛是去年參與救援次數(shù)最多的人之一,他一年搶到了200多次救援任務。他的職業(yè)是中樓飯店的法人。他說:“飯店聘了職業(yè)經(jīng)理,我業(yè)余時間挺多的,與其用來喝酒、打麻將,還不如干點有意義的事?!?br/> 張守磊說:“王軍飛是我們隊伍中,最積極的,只要有救援任務,總是第一個去。”
打開雷鋒隊救援群,記者發(fā)現(xiàn),群里的隊員非?;钴S。沒有救援任務時,他們都會聊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事,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一旦救援信息出現(xiàn),隊員們就會爭搶參與,如果搶的人明顯超過任務量,隊長就會讓最近距離的隊員前去,防止造成人力資源浪費。
持續(xù)13小時的救援
接受采訪的隊員中,多數(shù)人都講到了同一次救援事件。
2018年7月12日傍晚6點多,救援電話那頭傳來急促的聲音:“雷鋒救援服務隊嗎?我家老人走失……請求救援隊幫助?!?br/> 張守磊接到求助電話后,在微信群里作了簡單描述。
商榷后,當即決定,在全中樓范圍內(nèi)發(fā)動尋找,確認信息、判斷老人走失路線、朋友圈發(fā)布公告、上路尋找……搜尋持續(xù)到晚上11點,還是沒有找到??吹疥爢T們?nèi)绱诵量?,老人家屬主動跟隊長張守磊提出第二天再找的想法。
令老人家屬沒想到的是,張守磊當場反駁說:“如果走失的是你的孩子,你會放棄嗎?”
一針見血地點醒了老人家屬,也重新燃起了隊員們一定要找到老人的斗志。繼續(xù)查監(jiān)控、問詢路人……最終發(fā)現(xiàn)了老人的線索。一路追尋,第二天上午9:00左右,在臨沂市臨港區(qū)成功找到了走失老人。
激動、感動匯聚在一起,隊員們的疲憊感一掃而空?;貞涍@次救援,張守磊說:這次救援活動累計發(fā)動了50多輛車,70多人,歷時13小時,參與救援的隊員平均花費也差不多200元。
“俺爸爸是雷鋒救援隊的”
韋慶華,金中樓雷鋒救援隊副隊長,在中樓鎮(zhèn)上開了一家家電專賣店。11歲的兒子,性格外向調(diào)皮,沒少做讓他犯頭疼的事。
但有一樣,讓韋慶華極為自豪。
“俺爸爸是雷鋒救援隊的!”韋慶華說,兒子在學校經(jīng)常拿他的這個身份在同學們面前炫耀,雷鋒的名字已在孩子的心里扎下了根,即使買個帽子都會選擇“雷鋒帽”。
作為金中樓雷鋒救援隊的發(fā)起人之一,2017年10月至今,韋慶華參與的救援活動記錄在冊的已經(jīng)超過100多次。
“家人的支持是堅持下來的最大動力?!表f慶華認為。
采訪中,隊長張守磊、隊員陳鵬飛等,都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家人認可自己這個業(yè)余職業(yè)的自豪。1987年出生的陳鵬飛是一名2歲孩子的母親,談起家人的支持,她舉例說:“有一次,晚上接到了救援通知,因為孩子太小離不開母親?!闭趦呻y間,她媽媽說,你去吧,孩子由我來照顧。
救援隊隊員的獲得感還來自社會的認可。有一次,韋慶華到一個偏遠村安裝空調(diào),施工過程中,村民認出他。韋慶華回憶,“你不就是雷鋒救援隊的嘛!聊著聊著,這個群眾成了他的幫手,輔助他完成了施工任務?!?/span>